李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。临床数据显示,我国长期用药患者中,因不规范停药导致病情恶化的比例高达12%-32%,其中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病占比最高。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宋永熙指出,老年群体尤为突出,他们常因“担心伤肝肾”或“症状缓解”而擅自停药,却不知这正将身体推向深渊。
降压药如美托洛尔、缬沙坦等,通过调节血管张力维持血压稳定。突然停药会导致外周交感神经兴奋,血管收缩,血压反跳性升高。北京安贞医院药事部副主任白玉国强调,这种波动可能引发脑出血、心梗等致命并发症,临床因停药导致猝死的案例屡见不鲜。
2. 降糖药:血糖飙升的“定时炸弹”胰岛素、二甲双胍等药物是糖尿病患者的“生命线”。停药后,血糖会在数小时内急剧升高,诱发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。曾有患者因停用胰岛素导致血糖飙升至24mmol/L(正常值应<7.8mmol/L),最终陷入昏迷。
长期使用泼尼松、地塞米松的患者,其肾上腺皮质功能会被抑制。突然停药会引发乏力、低血压、休克等肾上腺危象。专家建议,停药需通过3-6个月阶梯式减量,帮助肾上腺功能恢复。
4. 抗癫痫药:癫痫发作的“导火索”苯妥英钠、丙戊酸钠等药物通过稳定脑神经电活动控制癫痫。骤停可能引发持续癫痫状态,导致脑损伤甚至死亡。临床指南明确要求,停药需缓慢进行,过程可能长达1年以上。
5. 抗凝药:血栓的“隐形推手”华法林、阿司匹林等药物用于预防血栓,停药后血凝功能会迅速恢复,增加心梗、脑梗风险。房颤患者停药后,血栓栓塞发生率可提升3倍以上。
停药绝非“药到病除”的终点,而是需要医生严格评估的医学决策。专家建议:
定期监测:如降压药停药前需连续3天监测血压,确保波动在安全范围;阶梯减量:糖皮质激素需每2-4周减少原剂量的10%-25%;替代方案:抗癫痫药停药期间可联合使用短效药物过渡。李先生的故事为所有人敲响警钟:药物是健康的“守护者”,而非“敌人”。规范用药、科学停药,才是对生命最大的负责。
兴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